公民網福州3月15日電 (記者陳藍燕)“豪華品質游”大縮水、預約住宿時被奉告漲價、快遞公司“保丟不保損”……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福建省消委會發(fā)布“2023年度十大典型事例”白皮書。白皮書共有十大事例,提示消費者進行防備,為消費者依法維權供給借鑒參考。
在福建省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中,福建省消委會發(fā)布2023年福建省消費維權十大典型事例。公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2023年7月,廈門市輪渡碼頭周邊“黃牛”倒賣鼓浪嶼船票現(xiàn)象引發(fā)游客屢次投訴。經查,該違法團伙為不合法牟取暴利,運用售票系統(tǒng)購票規(guī)則,通過搶票軟件獲取鼓浪嶼輪渡船票,加價倒賣給旅行社、個體商戶等。
通過正常途徑無法購得船票,被逼承受旅行社“一日游”旅行套餐項目,在個體“野景點”、餐飲店、購物店被動消費,影響鼓浪嶼游覽體驗。廈門市公安機關重拳出擊,一舉打掉盤踞鼓浪嶼周邊損害游客權益違法團伙。會同鼓浪嶼管委會、文旅等相關職能部門聯(lián)合開展旅行市場整治,打出“前端打擊、綜合管理”組合拳。該案的成功偵辦進一步淨化旅行市場經營次序,購票亂象得到必定作用遏止。
2022年以來,被告人何某華自行包裝生產假充“衡力”注冊商標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產品,經泉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認定,涉案假充“衡力”注冊商標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為假藥。泉州石獅市檢察院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對被告人何某華提起公訴,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事例有用打擊醫(yī)美行業(yè)領域藥品安全違法。同時,強化與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等行政執(zhí)法部門的協(xié)作協(xié)作,提高辦案專業(yè)化才能,催促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和醫(yī)療機構行政許可、備案信息等“有照無証”“有証無照”的問題,實地檢查日子美容機構39戶次,現(xiàn)場責令整改問題4個。
2023年6月13日,某廚衛(wèi)設備有限公司作業(yè)人員電話聯(lián)系75歲的於某某,稱於某某手機號碼中獎。但於某某前往領取獎品時卻發(fā)現(xiàn)還需付出某品牌機學習費用,過幾天又被奉告需付出學習資料版權費。於某某認為某廚衛(wèi)設備有限公司欺騙、誤導消費者,構成欺詐,起訴請求某廚衛(wèi)設備有限公司兌現(xiàn)免費送某品牌學習機的承諾,退還學習資料版權費2799元並付出懲罰性賠償金8397元,合計11196元。
現(xiàn)實日子中,一些商家成心運用晚年人消費判斷才能不強、買賣信息不對稱的弱勢位置,虛構中獎事實,隱瞞產品真實情況,以贈送為名,惡意誘導晚年人購買相關產品,損害晚年消費者利益。本案判決明確了經營者虛構事實惡意誘導晚年人消費,構成欺詐,應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本案對於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維護晚年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D女士通過R社直播間購買了2023年廈門旅行產品,但在實際行程中,直播間裡所謂的承諾根本沒有實現(xiàn)。執(zhí)法人員經過開始調查,R社做了過分夸張的宣傳,且R社供給的合同隱藏玄機。通過調查和調解作業(yè),該旅行社按D女士要求退還了悉數(shù)旅行費用。此外針對該旅行社涉嫌違法違規(guī)的問題,廈門市文明市場綜合執(zhí)法支隊進行了立案並作出了沒收違法所得4940元、責令停業(yè)整頓15天並罰款30000元的處罰。
現(xiàn)在各個熱門短視頻渠道上,商家推出層出不窮的新式營銷方法,消費者在面對海量營銷信息時應擦亮雙眼,不能一味尋求低價或許信任優(yōu)惠承諾。下單前,務必首要與商家溝通好相關服務細節(jié)、退改方針,留意保存商家的承諾信息以作為履約及維權依據(jù)。鄙人單前做好咨詢,假如是在直播間咨詢,能夠打開手機錄屏,留言詢問具體的服務細節(jié),比方是否包括往復交通,是否是純玩無購物,是否有自費項目,酒店的標準是什麼。假如商家、主播無法正面答復,顧左右而言其他,那麼最好中止下單,如已經下單預定的,能夠直接在渠道上申請退單。
2023年2月4日,廈門市思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對某海鮮餐廳進行現(xiàn)場檢查,發(fā)現(xiàn)多個菜品現(xiàn)場復稱實際分量少於菜單所示分量。經查,當事人在海鮮稱重時通過多記錄稱重海鮮分量的方法,騙撤銷費者價款而不依照約定供給產品﹔運用逝世的帝王蟹調包替換消費者購買的活帝王蟹進行加工出菜給消費者食用。2023年7月3日,思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對案涉餐廳虛報產品分量欺詐消費者的違法行為作出正告、罰款100000元的行政處罰。
商家應該合法經營、誠信經營,耍小伎倆不僅會砸了自家招牌,還觸犯了法律法規(guī),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才是長久經營之道。罰款從來不是意圖,而是為了構成震懾力,讓商家建立起敬畏心,自覺遵紀遵法,營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huán)境。
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間,黃某某以假充真,將母豬肉假充牛肉進行銷售,銷售金額共計公民幣5萬元。公安機關以黃某某涉嫌銷售假充偽劣產品罪移交廈門市思明區(qū)公民檢察院審查起訴。2023年10月24日,廈門思明區(qū)檢察院就黃某某銷售“假牛肉”一案組織召開公開聽証會,邀請省消委會參加公開聽証。2023年10月25日,黃某某繳交公益損害賠償金15萬元,並在媒體上公開抱歉。
本案是全省消協(xié)系統(tǒng)初次以參加檢察機關公開聽証的方式介入保護消費者權益。福建省消委會作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到會聽証,不僅實現(xiàn)了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公益訴訟意圖,也是對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辦案形式的一項積極有利的嘗試。
楊女士向廈門市同安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稱,其通過某電子商務渠道在經營主題樂園的企業(yè)購買了2天1晚(酒店+景點)的套餐,團購價1329元,商家在網頁標明春節(jié)不加價,可預約時卻被奉告要漲價,需補足差價。楊女士認為商家隨意漲價,與其之前預定時候的網頁宣傳內容不相符,要求商家按原價供給服務。經調解,商家革除加收的費用。
商家銷售產品或許供給服務,應當依照合同約定的價格向消費者供給相關產品或許服務。即便在“春節(jié)”等特定情況下需求適用與平時不同的價格,也必須明碼標價,需求事先向消費者奉告,以便於消費者在知情之下自願選擇消費或不用費。商家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必須堅決杜絕亂收費、亂漲價,以防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損害其商家的形象和長遠利益。
謝女士在某電子商務渠道上購買了一臺抽油煙機,當她打開油煙機時,噪音卻很大。但當時主播反復提及這是某知名品牌電器的超級靜音抽油煙機。謝女士屢次投訴,客服卻說產品契合標準,噪音太大是謝女士的主觀感觸。媒體介入后,品牌電器人員對接了謝女士,並且到謝女士家進行了拆機,辦理了退貨退款。
事例中,經營者對產品的描繪措詞強調超級靜音設計,並且明確寫著噪音是50分貝,使得謝女士對產品真實情況產生誤解,並影響其購買決策,但事實上,抽油煙機的噪音高於50分貝,故可認定構成虛假宣傳,因而,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二條的規(guī)定,謝女士有權主張退貨退款。
朱先生買了一臺冰箱,因為樣式問題與商家協(xié)商退貨。但在退貨過程中,這臺冰箱疑似遭受物流企業(yè)的暴力裝卸,導致冰箱出現(xiàn)洼陷和劃痕,商家拒收。朱先生聯(lián)系了物流公司的營業(yè)網點,因為當初下單時,他選擇了保價。可物流公司營業(yè)點的攬件員告訴他,保價是“保丟不保損”。關於“保丟不保損”這樣的條款,有法律界的人說,假如快件丟失應依照保價金額悉數(shù)賠償,但假如損壞,快遞物流企業(yè)也要根據(jù)快件損壞程度計算賠償金額。
快遞業(yè)“保丟不保損”一說,顯然是減輕了其所要承擔的責任,加劇了消費者的負擔,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構成了霸王條款,不具備法律上的約束力。當“保丟不保損”的保價格局條款對寄件人不發(fā)生效能時,一旦發(fā)生損失,快遞公司應當依照保價金額對寄件人的損失進行賠償。
三明的王先生通過某電商企業(yè)購買了一套樂高玩具,可是他並未打開玩具包裝,僅僅是拆開了快遞的包裝盒驗了貨。但是沒想到,本來電商企業(yè)承諾“7天無理由”退貨,但當王先生要退貨后,電商企業(yè)拒絕了。作業(yè)人員表明,在媒體反映情況后,渠道和客戶進行了屢次溝通,決定先行墊付實際貨款,退回給客戶。
實踐中,一些渠道和商家雖會承諾無理由退貨,但不同經營者在執(zhí)行中存在較大差異,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因檢查產品的必要對產品進行拆封查驗且不影響產品無缺,電子商務經營者以產品已拆封為由,拒絕消費者合理的退貨申請,消費者可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或許通過訴訟途徑依法維權。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協(xié)作加盟供稿服務數(shù)據(jù)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lián)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