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西雙版納傣族園,召開“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樣樣好”系列新聞發布會·一種“象”往的幸福專場,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為助推邊境地區高水平質量的發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關于強邊固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按照“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要求,于2021年11月,創新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以全省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為建設范圍,按照每個行政村不少于3000萬元的補助標準,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6個方面19項指導性指標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截至2023年底,省級共統籌投入建設資金138億元,實施13423個項目,全面完成6個方面19項指導性指標建設任務,沿邊行政村(社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631元,比全省農村中等水準高4270元。各族群眾國家認同感、國民榮譽感和國防責任感大幅度的提高,“守邊有我,請黨放心”“身在邊疆,心向北京”的信念更加堅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沿邊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在全面總結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成效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決定持續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打造升級版。今年5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云南省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行動方案》;7月3日,省委、省政府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召開云南省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推進會議,對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建設成果持續鞏固提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鞏固提升方案提出了2025年底要實現的22項可預期、可達到的指導性指標(其中7項為定性指標,15項為定量指標)。
一是鞏固提升“基礎牢”成果。自然村村內主干道全部完成路面硬化,提升管護和安全水平,供電可靠平穩且不低于99.8%,自來水普及率從88%提升到90%以上。
二是鞏固提升“產業興”成果。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主導產業做優做強,發展邊境旅游等產業,持續鞏固十種增收模式。
三是鞏固提升“環境美”成果。農村里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88%以上,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比例達到60%以上,衛生廁所覆蓋率從90%提升到100%。
四是鞏固提升“生活好”成果。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一年增長達6%以上,實現邊境村學校與縣城及內地學校線上教學教研常態化支撐聯動,推進沿邊村科學保教,實現沿邊村保教質量提升。
五是鞏固提升“邊疆穩”成果。豐富中華文化符號,提升中華民族視覺形象覆蓋面,提高群眾認知率;逐漸增強各族群眾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和民族團結意識,穩固立體化邊境防控體系建設成效。
六是鞏固提升“黨建強”成果。沿邊村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逐步的提升,服務范圍逐步擴大,服務內容不斷豐富,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教育宣傳作用發揮好,到2025年,非流動人口100人以上的沿邊村(居)民小組至少有3名以上員。
目前,省民族宗教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四個牽頭部門正在積極協調省級有關部門和邊境州(市)、邊境縣(市)按計劃推進相關工作,確保2025年底如期高質量完成鞏固提升建設任務。
各族同胞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西雙版納州民族宗教事務局供圖
西雙版納位于云南之南,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和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前沿。全州國土面積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3.3萬人,下轄3個縣市,邊境線個村民小組。近年來,西雙版納深入踐行習“三邊三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目標,累計實施1621個項目,形成了現代化邊境幸福村“西雙版納樣板”,沿邊村寨實現“家園變花園”“邊線變防線”的巨大變化,在祖國西南千里邊疆繪就了幸福的新畫卷。
深入學習貫徹習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著力抓基層、強基礎,推進邊境沿線黨組織全方面提升全面過硬。
健全工作體系。深化邊疆黨建長廊先行示范區建設,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基層黨組織引領力、組織力、統籌力、凝聚力、服務力“五力提升工程”,慢慢地加強黨組織“兩個功能”、發揮“兩個作用”,建設沿邊黨建示范帶。
嚴密組織體系。組建6個國門“大黨工委”,設立12個邊境鄉鎮黨建聯合工作站,抵邊村民小組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黨員空白村全部清零,規范化黨組織建設達標率100%,創成204個州級及以上規范化黨支部。
貫通管理體系。堅持“州縣鄉村組”五級黨組織書記抓推進、“州縣鄉”三級邊防委主任同抓落實,提級管理鄉鎮黨委書記、行政村黨總支書記,向抵邊村選派駐村和工作隊長,加大邊境一線黨員培養力度,實施優秀人才“頭雁”“歸雁”工程。
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做好高度組織化文章,讓各族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突出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度組織化。緊扣全州“三大經濟”“七大產業”,盤活資源資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建立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增收增長優勢。比如,勐海縣打洛村以“有突出貢獻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群眾盤活土地資源,發展火龍果、菠蘿蜜等規模化種植,實現人均收入2.45萬元。
突出就業高度組織化。立足各地實際,加強技能培訓和崗位開發,全力發展鄉村旅游、跨境運輸等,最大限度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讓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促進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比如,景洪市勐龍鎮通過黨組織牽頭組建跨境勞務運輸隊166支3000多人,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50余萬元、人均增收1.5萬元。
突出邊民互市高度組織化。依托西雙版納州口岸、通道多的優勢,推進一二級市場體系建設,成立85家專業合作社,著力提高邊民互市組織化程度,實現真邊民、真交易、真受益。比如,勐海、勐臘縣通過創新開展中緬、中老邊民大趕擺活動,帶動近30萬人參加交易,累計為邊民創收近700萬元。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立州,打造美麗中國邊疆樣板。
一方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將林長、河(湖)長等責任制落實到村到人,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村規民約,逐戶簽訂森林資源保護責任書,用嚴密的制度管人、管事、管生態,讓邊境一線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與老撾共建中老邊境聯合保護區域,進一步筑牢祖國西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州森林覆蓋率保持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深入推動綠化美化。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改治理和城鄉綠美行動,一體實施小庭院、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和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化“四小五化”工程,常態開展“美麗鄉村大比武”“潔美人家”評比等活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為邊境村寨的普遍形態。比如,勐臘縣會龍村通過加強人居環境整改治理,發展生態旅游,成為全州新的旅游打卡地,“好風景”正在變成“好錢景”。
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努力讓各族群眾有更多可感可及的獲得感。全面優化邊境村寨基礎設施,穩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水電路訊網”等硬件設施全部達標,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更方便快捷。著力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向抵邊村寨傾斜,實現村村有衛生室、有幼兒園、有文化陣地。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融合互促,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邊境示范帶6條,7個邊境鄉鎮、26個沿邊行政村獲評省級以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局面不斷鞏固,再度創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筑邊防固、邊境安、邊疆穩的堅實屏障。
常態化抓教育。實施“紅旗飄飄”工程,廣泛開展“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等感黨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更加堅定自覺。
精細化抓治理。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實現“楓橋經驗”調解室行政村全覆蓋,構建42個邊境村“全科網格”,用網格兜住群眾大小事,勐海縣打洛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長效化抓邊防。健全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機制,推進29個邊境重點村寨集中整治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行抵邊聯防所與抵邊村寨“雙向掛聯”機制,深化“黨員中心戶+五戶聯防”等鄰里守望模式,構筑起“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守土固邊堅實防線。
近年來,西雙版納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充分的發揮民族團結和旅游資源優勢,加強統籌規劃,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位,持之以恒以文彰旅、以旅促交,全力推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們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將文旅產業列為全州產業之首,出臺三年計劃,一體推進旅游供給提質升級、文旅深層次地融合發展等“六大行動”。2023年,共接待游客6209.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976.1億元。圍繞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實施交旅融合發展工程,城鄉“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西雙版納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693萬人次;中老鐵路西雙版納段2023年全年發送旅客505萬人次。深入實施民族村寨提升基礎設施、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等項目,建成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鎮(村、名村)31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42個、省級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29個。縣市均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大旅游、大流動、大融合格局持續深化。
西雙版納圍繞“世界旅游名城”定位,貫徹全域旅游理念,整理和開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遺址遺跡,并積極融入旅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鄉村旅游。在“潑水節”“嘎湯帕節”等民族節慶活動中增強“四個共同”宣傳教育。不斷的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結合度,建成州古籍保護中心和34所非遺文化傳習館,“普洱茶制作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023年,全州106家非遺工坊、企業共實現非遺產品銷售597.18萬件,總收入達到1.29億元。舉辦普洱茶交易會、“以茶為媒·交流互鑒”研討會,勐海茶王節打造勐臘(國際)貢茶文化節、“易武斗茶大會”等節慶品牌,各族茶友共享共樂共融發展。
聯合中央民大、云南民大等高校院所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家工作室、同心圓工作站,設立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科研實踐基地,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研究體系建設。成立創建景區聯盟,推出幸福邊境、熱帶雨林、民族文化、茶香古韻四大主題10條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精品線個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基地,開設雨林學校、亞洲象保護等課堂,舉辦“身在邊疆·心向北京”“兩岸青年中老鐵路體驗營”等研學活動。依托“一江連六國”優勢,借助中老緬泰“四國九方”跨境旅游合作平臺、瀾湄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等載體,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和中華民族形象。
最后,推動文旅地產健康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候鳥式”旅居養老、更多群眾就業創業。與13個省(區、市)23個州(市)簽訂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跨區域協作協議,組建全州互嵌式民族團結進步社區聯盟,打造20個互嵌式發展計劃試點社區、企業,建立一批“石榴籽服務驛站”,促進各族群眾全方位嵌入。加快旅游產業延鏈補鏈,促進旅游與相關產業深層次地融合,打造了告莊西雙景“夜間經濟”、大象國際文化旅游節等一批各族群眾廣泛參與的新業態。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住宿業營業額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實施價值引領、骨干培訓、講解內容完善、展陳提升、特色資源開發、試點示范促進旅游交往交流交融六項行動。穩步推進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建設,打造更多民族旅游村寨品牌和培塑各民族共享的節慶旅游品牌,舉辦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促進廣大游客在旅游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慢慢地加強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2013年,我作為返鄉青年回到了中緬邊境上的家鄉——勐海縣打洛鎮打洛村。打洛鎮國境線公里,大部分地段無天然屏障阻隔,便道、捷徑比較多,邊境防護極為不易。當我看到村里的黨員干部和團員青年,為守護好邊境線,主動扛起“守住邊境、守好國門”的政治責任,緊盯“一村(邊境村)一線(國境線)一門(國門)”,全力筑牢維護邊境安全穩定的銅墻鐵壁時,我就決心成為其中的一員,立志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春誓言踐行在祖國邊境線個小故事,向大家講述打洛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先給大家說一說“我自己”的故事。2021年,抓黨建促強邊固防暨四級聯創工作拉開了帷幕,也開啟了我們村干部每天起早貪黑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宣傳政策的日子。剛開始的時候,村民們不理解為何需要改造我們的寨子,改造寨子對我們又有啥好處?為了打消村民對基礎設施改建的顧慮,通過村黨總支和小組支部會議,我們決定從村干部自己家開始,拆圍墻、改屋頂、做美化。當村民看到面貌煥然一新的院落時,便消除了疑慮,跟著干了起來,現在我們村,外有作物、村內有美景,庭院花草香、室內衛生好。
再給大家講一個“甜蜜果”的故事。打洛日照時間長、光熱豐富、雨水充沛,十分適宜種植熱帶水果。我們通過不斷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把黨支部建在產業上、把黨員聚集到產業中、把群眾帶到產業里,采用“長短結合”方式,培育形成了“橡膠+水果種植+農作物+庭院經濟”的特色產業體系,打造出“林中有橡膠、田里有作物、院內有瓜果”的生態經濟景觀帶。2023年,我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5萬元,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真正端穩了“果盤子”,過上了“甜日子”。
最后想和大家伙兒一起來分享“參天樹”的故事。打洛有一棵古榕樹,被我們當地村民稱為“美龍卡”,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獨樹成林”,它已有1000多年樹齡,塑造出一樹多干的奇特景致,也像極了我們邊疆青年扎根邊境、自強不息、敢于斗爭的樣子。在幫助村民“富口袋”的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富腦袋”的重要性。因此,我們以“獨樹成林”青年講壇為名,深入開展面向廣大黨員、群眾和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國門青年之家、邊境聯防所、水果基地,我們就地學、聯動學、線上線下結合學,讓村民堅定強邊固防勇爭先的理想信念。“看見我們邊境村寨慢慢的變好,我們也要貢獻自己的力量。只要我們跟著黨走,絕不會錯。”這樣的堅定信念,已經在每一個打洛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我出生在老撾,1965年媽媽帶著3歲的我回到了曼烈村,當時的曼烈住的茅草房、走的是泥巴路,下雨天出門路特別爛,只能用“牛車”把人拉出去;家家戶戶雞、豬、狗都是放養,來到我們曼烈給人的映象就是“臟、亂、差”。
后來隨著改革開放,橡膠、水田等包產到戶,村民的收入持續不斷的增加,寨子人想有好走的路、干凈的環境,村干部了解后,就主動向上級申請資金,在曼烈建起了勐滿鎮第1座傣族寨門,村內也有了第1條水泥道路。
2002年,我成為了曼烈村的會計,當時曼烈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公共區域少,寨子人沒有活動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建設村寨,我和當時的村干部、黨員一起規劃了一片公共活動區域,但規劃的區域內有3戶人家,經過黨員干部上門協調和發動其他村民義務幫忙,這3家人順利完成了搬遷,留出來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球場、社房和幸福亭。
2022年,在政府的關心關懷下,我們村實施了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項目,政府投入了400萬元,對路面進行了改造,還新修建了排水溝、文化亭等,村寨人看到寨子慢慢的變好,每戶主動投入5-8萬元,主動拆掉彩鋼瓦、加高房屋,在房前屋后種上水果和鮮花,把自家庭院都整得漂漂亮亮的。
村子漂亮起來以后,我們曼烈村開始積極準備舉辦中老邊民“國際老庚”大趕擺活動,在趕擺的時候,認識很多年的老撾親屬和朋友就會帶著商品來曼烈參加大趕擺,我會邀請他們住在我的家里,也會把家里的攤位免費提供給他們,每次過來趕擺,老撾“老庚”最少都能有2000塊錢以上的收入,賣得好的時候5000塊沒問題,我相信隨口岸的持續開放和發展,我們與老撾的交往交流會更加頻繁和深入,中老之間的友誼也一定會萬古長青。
2022年盛夏時節的一天,我第一次走進達西利村民小組,穿過郁郁蔥蔥的熱帶叢林,發現達西利村西北側有一座“虎頭形”的石頭山,很適合開展攀巖競技活動。經過了反復的考量和試驗,我們的團隊終于開辟了西雙版納首條熱帶雨林的攀巖線路。達西利作為距離中緬界河南阿河僅0.4公里的邊陲村落,作為連接兩國最近的攀巖場,為國內外攀巖愛好者提供了挑戰自我、親近自然的新場所,更是兩國交流中以運動為載體的友誼橋梁。
競技攀巖作為“體育+旅游”新型業態,是鄉村振興的新嘗試。我們懷揣著創業的激情,積極開拓諸如民族融合創業、體育賽事創業、觀光棧道創業、網絡抱團創業等新穎模式,持續豐富鄉村經濟的多元化格局。2022年底以來,我們舉辦了多次攀巖活動,選手來自美國、法國、新西蘭、奧地利、南非等國家,年齡從6歲到60歲。我們還把活動視頻上傳到國際攀巖社區網站,讓海內外的朋友都能看到西雙版納、來到西雙版納、云游西雙版納、愛上西雙版納。
在開展競技攀巖活動中,讓我覺得最驕傲的是,我們成功舉辦了“希望之星”全國青少年攀巖系列比賽,這就表示我們接下來可持續性承辦以訓練和競技為主的青少年主題攀巖賽事。同時,我們積極與上海、南京、成都、天津的青少年攀巖隊簽約合作,與國家攀巖隊聯合開展活動。
我們的項目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培訓和就業的機會,他們在成為專業攀巖向導的同時,也成了家鄉的驕傲和文化的傳播者,不斷為當地旅游業注入新活力。村民們開設了農家樂,分享他們的哈尼族美食和熱情。隨著攀巖賽事、當地“嘎湯帕”“耶苦扎”等民族節慶活動的舉辦,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賽、體驗,激發了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活力。2022年至今,到達利西旅游觀光的人有6200多人次。
今天是全國希望之星推廣活動8.8“西雙版納攀巖日”主題活動舉辦日,借此機會,誠摯歡迎各位到景哈哈尼族鄉體驗攀巖樂趣!未來,我們將繼續引入更多元化的體育旅游項目,如徒步、自行車、探險和原創賽事等,打造室內攀巖館,形成一套完整的戶內外運動體驗體系。逐步加強與國內外攀巖組織及愛好者的交流合作,舉辦國際攀巖賽事,邀請世界頂尖攀巖選手來西雙版納競技交流,讓這片充滿挑戰與神秘的土地成為攀巖愛好者心中的勝地,成為連接世界、展示中國鄉村新面貌的重要窗口。
自2020年大學畢業后,我回到家鄉,與家人共同經營遠山故事客棧,并開始拍攝傣族生活、美食、文化的短視頻。我的初衷是通過短視頻平臺,將西雙版納的魅力分享給更多的外地朋友。沒想到,一次偶然的視頻發布,竟然獲得了高達200萬的曝光率。此后,慢慢的變多的朋友通過我的視頻了解了西雙版納的風土人情。于是,我開始了利用短視頻宣傳推廣家鄉民族文化的旅程,策劃傣族美食的拍攝,并將這一些內容發布在社會化媒體平臺,吸引了更多人關注我們的家鄉。
2021年,我參加了電商人才公益培訓大賽,榮獲全省電商人才“景洪之星”稱號,隨后,我有幸到北京參加電商人才培訓。經過培訓,我對電商和鄉村振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先組織了家人用社會化媒體平臺做直播帶貨,在擁有一定粉絲量和流量之后,召集村民和電商優秀人才,成立了西雙版納倉秸農業合作社,帶動更多農民就地就業創業。
2022年,我們團隊立足家鄉生態綠色資源,利用互聯網在各大平臺招募帶貨主播,共同為家鄉的土特產品“代言”。目前,全網直接為我們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有2000多人,在各類平臺掛貨的賬號達20000多個,帶動農戶2000多戶。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直播行業,壯大直播隊伍,積極打造屬于我們團隊的直播品牌,通過電商直播把更多的熱帶水果銷往全國各地,同時帶動更多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今年以來,我們依據市場需求,開始與村里的手工藝人合作,幫他們銷售傣族服飾和傣錦等產品,不僅帶動了村里的年輕人直播帶貨,還讓一些中老年人學會了網上購物和拍視頻,我的外婆現在也是一名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大家開玩笑說我外婆現在比我還“紅”呢。
之后,我們也會繼續對外展示西雙版納的美好,吸引更多人來了解西雙版納、熱愛西雙版納、扎根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