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平江河,綿軟蘇州線歲古風少年“江南”徜徉于平江路,一路上偶遇熱情的挑擔小販、身姿綽約的顧小曼,還邂逅了翰林學士陸錫章。微風拂過,少年的腳步不斷前行,一幅唯美而浪漫的江南畫卷在“掌心”綿延呈現……近日,“云游蘇州”元宇宙服務App正式上線。該App以平江路作為第一款應用場景,通過當下流行的數字化手段賦能傳統景區,打通線上線下文旅資源,為古城文商旅融合賦能加碼。
文旅產業是黃金產業、綠色產業。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歷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擁有豐厚的文旅資源。當前,平江路和觀前街正用一個個獨特的“創意”讓文旅行業強勢回歸:重裝打造的碧鳳坊美食廣場,古樸的市集和璀璨的燈光秀,讓傳統與現代碰撞出穿越感;在仁恒倉街·故居花園,古老與時尚交織,讓人感受到一座古城前行的腳步;在“云端”,少年“江南”帶你多維度鑒賞平江路的遺存風物;蘇州地區最大的元宇宙3D裸眼戶外大屏“落戶”察院場,靜訴蘇州城的古韻今風……一個個文旅盛宴,讓一張張“平江名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生。自2022年以來,姑蘇區平江街道推出一系列文旅復蘇“破圈”行動,讓轄區內的老牌商業更穩健、新建商業更潮流、特色商業更“出圈”。
昨天(2月15日),記者打開“云游蘇州”App,少年“江南”即刻啟程。大家跟隨他的腳步,逛沿街店鋪,賞街巷勝景,到蔡金興硯雕欣賞精致古樸的硯臺,到伏羲古琴會館聽一場昆曲。“江南”還“意外”地在平江河畔收獲一枚寶箱,得到任務獎勵。整一個完整的過程,記者只需在手機上輕松操作,便可“云上”游覽平江路。“云游蘇州”App創始人高蘇新和記者說,該App將平江路的現實美景搬到數字孿生世界中,數字技術與古城2500多年文化融合疊加,僅靠一部手機,就能讓游客市民足不出戶體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街巷豐厚的人文底蘊,讓美好目的地變得觸手可及。
平江街道辦事處主任潘家棟表示,“云游蘇州”把傳統的商業從實地消費引領到虛擬消費,兩條腿走路,為街道的文商旅融合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底蘊深厚的平江歷史街區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文脈的傳承,而數字化手段的加入,不僅使街巷展示內容更為豐富,破解了實體展覽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難題,還能讓文商旅深層次地融合共享元宇宙發展新機遇。去年以來,平江街道聯合金螳螂旗下蘇州視界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平江路街區的大儒巷打造金浦·視界1956數字文化產業園,招引了一批數字文化企業,助力古城數字創意和高技術服務產業創新集群發展。街道還大力推進“平江文創人才SOHO”建設,優化數字創意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平臺,集聚一批數字創意、現代設計等相關領域人才,為傳統街區的文商旅融合賦能加碼。
“通過引進數字化人才和數字化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對街區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進行數字化復制、多媒體展示,能夠更直觀地傳揚優良歷史傳統文化,也有利于景區高效傳播自身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蘇州市政協委員、平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袁碩旻表示,當前古城文旅市場正加速回暖,街道如何抓住開局機遇,構建新場景,發展新經濟,是助力文旅市場消費升級的核心動力。今年,街道將著力打造“平江元宇宙歷史街區”,提升街區的承載力和服務功能,發揮線上交流互動、線下引客聚客的精準營銷優勢,建設更加令人滿意的街區,讓“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在古城成勢,讓更多人愛上蘇州、留在蘇州。
當下蘇州“年輕力”聚集地在哪里?眾多答案里,一定少不了仁恒倉街·故居花園的名字。漫步在這里,標志性的灰磚洋房依舊,已然成為集時尚快閃、藝術設計、主題咖啡、潮流打卡等文商旅業態創新融合發展的新空間。去年,平江街道牽線助推蘇州仁恒啟動仁恒倉街項目,將旅游、餐飲、娛樂、休閑、酒店和特色文化購物六大業態有機整合,打造國際高奢時尚與蘇式美學共生長的高調性、高品質商業新空間。豐富的業態場景覆蓋了文化、旅游、消費,輻射全年齡層。在這里,消費不單是交易,零售不只是賣貨,而是將策展轉化成零售新力,給消費者更沉浸式的文化消費體驗。“逛累了,就進各色各樣的快閃店坐坐,然后和閨蜜約個下午茶,赴一場百年建筑與摩登青年的‘跨時空對線后市民馮曉說道。
引入全新業態、打造體驗式消費新場景、助推TOD項目……在古城平江街道,傳統商貿模式正在經歷“大變樣”,嘗試以“破圈”發展尋找新的機遇。街道對懸橋巷、大儒巷、醬油弄等平江古巷進行升級改造,塑造特色消費場景,打造一個個集合商業、活力、藝術于一體的旅居目的地。打造后的街巷在業態組合、空間設計、營銷打法上有著明晰的潮流范兒,不拘一格,卻又追隨者眾。從大儒巷的熊舍到月亮之子黑膠唱片咖啡廳……隨處可以遇見的“網紅”地標,展現的是城市文旅融合下的潮流特色,更是日新月異的古城面貌。一批批聚集“年輕力”群體的時尚潮玩地正悄然而至。
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確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水平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平江街道通過“首店經濟”等手段加速推動景區商圈促銷引流,美羅觀前店招引江詩丹頓等名品首店、百盛長發匯引進PartyKing運動街區首店;老字號松鶴樓推出“松鶴面館”新品牌,累計新開門店突破139家;以齊門路—臨頓路綜合提升為契機,串聯懸橋巷TOD項目建設,推動仁恒、平江路、觀前街人流互通、商機互聯,逐步擴大古城“第一商圈”的影響力。
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這里有小橋流水、枕河人家、圍井而居的市井生活畫卷,關于老蘇州的生活寫照比比皆是。如今這里還涌現了一批主打“精神消費”的文化業態,滿足當下人對精神愉悅、感官體驗和文化氛圍的新需求。
伴隨著弦索叮咚,評彈演員吳亮瑩懷抱琵琶端坐在臺前,一段熟悉的旋律過后,蘇州評彈版《聲聲慢》響起,清麗甜美的吳儂軟語玲瓏婉轉,粉絲們爭當《聲聲慢》女孩,到平江路打卡,12點開售門票,11點門外已排起長隊。有網友總結了平江路的文藝新玩法:到“書簽小屋”買手繪書簽,到緣楊裁縫鋪聽店主講一講老蘇州的生活“密碼”,再挑選一件蘇式旗袍到“琵琶語”評彈館聽一曲《聲聲慢》,看館主吳亮瑩如何以玲瓏婉轉的吳儂軟語,詮釋演繹俞大綱心中的“中國最美聲音”。
昨天,記者見到哈爾濱游客繆惠時,她正在平江路緣楊裁縫鋪試穿蘇式旗袍。這位北方姑娘穿上旗袍,瞬間變成蘇州小家碧玉。她還興致盎然地跟著店主楊蓓在一枚枚盤扣里探尋蘇州人的生活美學。“原來蘇州人的生活能這么精致,每到一個節氣,盤扣就會跟著變,春分做玉蘭花盤扣迎春,立夏做荷花盤扣把清涼‘穿’上,眼下梅花盤扣就十分應景。”對于繆惠來說,與幾年前來平江路相比,這次故地重游讓她收獲了全新的精神享受。“挑一件蘇式旗袍,求一張手繪書簽,聽一曲蘇州評彈,收獲的不僅是物質,更是當了一回‘蘇州人’,收獲絕佳的精神和感官體驗。”
平江街道串聯一個個歷史坐標,打造“真蘇州”和“慢生活”的體驗式“古城保護核心區”,引進大批符合調性、彰顯蘇式生活的店家,一系列主打“精神消費”的小店在景區和商圈落地開花。依托千年文脈,街道創新思路,積極打造“文化高地”“旅游勝地”和全域旅游“大景區”,致力于文化延續傳承、資源活化利用,將城市記憶、生活場景、文化片段、街巷空間融為一體,不斷推進文旅融合、城景融合。街道還以傳統蘇工蘇作為主線,推出融入蘇州特色的文藝市集,作為串聯觀前街、平江路、獅子林、拙政園的重要節點,邀請在地居民為游客提供實境課堂講學服務,將古城的文化脈絡融入故事里。
袁碩旻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層次地融合發展”,這為街道的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發展趨勢,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街道將繼續把數字與網絡、社交與互動作為當前文商旅融合的重要發展路徑,同時,不斷放大文旅產業綜合效應,系統推進旅游目的地建設,培育轄區文旅新亮點、經濟圈、示范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