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彭揚)“中國旅游正面臨新的時代環境、國際環境和市場環境,旅業需要再改革、再出發。”1月9日,中國旅游協會在河北唐山首次舉辦“中國旅游展望”活動,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和平臺代表以前瞻性的視角為2025旅游市場的趨勢做洞察和預判。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榮麗在致辭中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視旅游業發展,將建設旅游強省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河北篇章的重要內容,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精心打造全域全季旅游目的地,出臺旅游大巴周末高速免費、游客招徠獎勵等系列惠民惠企政策措施,有效推動了文旅市場繁榮發展,“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慢慢的變成了休閑度假新時尚。
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旅游正面臨新的時代環境、國際環境和市場環境,旅業需要再改革、再出發。旅游業要有自身的戰略定力和抵御風險、創業發展的主體性。旅游的主體性來自于企業和企業家,旅游的企業家是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家,是有情懷的企業家,是產品的創制和運營的企業家,是能夠永遠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的企業家。旅游的主體性也來自于需求,人們對旅游的需求就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旅游的主體性更來自于時代,新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單單是吃喝玩樂的小旅游,我們更要著眼于文化復興、城鄉振興、多產業融合、文明互鑒的大旅游。
在中國旅游展望環節上,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杜一力認為,2025年的旅游業,因為發展階段是穩定的,經濟趨勢是穩定的,旅游市場的規模,也就是“旺丁”的趨勢線是穩定向上,大眾旅游基礎支撐力是繼續增強的。同時,旅游消費相對平穩,消費總量不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2025年中國酒店人不要寄予不切實際的希望,當然也不能躺平,同時注意別圖熱鬧。”在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張潤鋼看來,旅業每年都有很熱鬧的事情,但是這些熱鬧的事對行業,對公司是否有幫助,我們要有一個判斷。不能因為熱鬧,就投入很多精力、財力做這些事情,一定要追求實際效果。
談到旅游人該如何去應對2025年時,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陳妙林說,面對困難唯有堅守主業、堅持創新,才能救贖自己。在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能放棄主業而輕易轉型;創新經營是保證公司發展之根本,創新是永遠不變的根本。
攜程集團副總裁李欣玉對中國入境游市場發展的新趨勢進行深入分析。他認為,2025年無論從政策環境、市場需求,還是產品供給,中國入境游都具備再上臺階的基礎。2025年入境游,春節期間預計快速地增長,全年增長勢頭樂觀;個性化深度體驗漸成主流,小眾目的地或將崛起;入境人次、停留時長雙增長,服務品質再升級;新興業態持續涌現,跨界合作進一步密切;旅行服務數字化升級,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美團黨委委員、文旅行業總經理路夢西認為,旅游從來就是一個開放的行業,旅游業也從來不害怕變化。2025年旅業有六大消費趨勢:一是業態場景融合發展,激發消費活力增長;二是消費需求注重“性價比”,對服務品質的需求持續增強;三是下沉市場消費發力,縣域旅游受到追捧;四是文博場館熱度攀升,文旅融合彰顯潛力;五是“微度假”有效迎合城市居民需求,漸成旅游新風尚;六是游客更加關注本地特色元素,“深度旅游”特征愈發明顯。
據介紹,2025年中國旅游協會將重點圍繞三個關鍵詞開展工作:一是“旅游強國”。二是“產業融合”。三是“市場主體性”。會上,中國旅游協會表彰2024年度突出貢獻會員單位及突出貢獻個人。大連市旅游協會等8家單位、甘肅省旅游協會會長楊宇宏等6位代表獲得表彰。
本次活動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唐山市豐南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唐山市豐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