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第五屆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論壇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啟幕,來自成渝兩地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歷史學支撐。
山同脈、水同源、文同根、人相親……成渝兩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緊密的共生關系,是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閃亮“雙子星”。開展多學科視野下的成都與重慶歷史背景和文化研究,對于共建雙城學術共同體,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重慶、成都兩個國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設與發展,提升成渝地區城市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有著重要意義。
為此,跨領域、跨專業、跨地區的學術交流平臺——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論壇應運而生。該論壇旨在構建成渝歷史背景和文化學術共同體,為推動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此前已成功舉辦四屆。
第五屆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論壇由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成都市歷史學會成都古都學會、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主辦,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承辦,分開幕式、主旨演講、分組討論、閉幕式等環節。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史學會城市史專業委員會會長、成都市歷史學會會長、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何一民以“成渝雙城經濟圈視閾下巴蜀建筑文化傳承創新與現代應用”為題,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城市史專委會副會長、重慶史研究會名譽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勇以“歷史研究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四川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朱至剛以“‘中國的大省’:川渝近現代傳媒業演化的一個框架性動因”,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蔡斐以“晚清重慶:報刊、城市與現代性的互動”為題,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范瑛以“雙城視野下的成渝三線工業建設與城市發展”為題,重慶市重慶史研究會副會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劉興亮以“重慶三峽歷史背景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為題,將作精彩分享。
“本屆活動既是往屆活動的繼承、延續和發展,也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背景下,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發展新格局下,展示新時代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魅力的學術交流盛宴。專家學者們共同研討的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新成果,必將為兩地歷史背景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智慧力量。”開幕式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牟豐京表示。
“本屆論壇以‘多學科視野下成都與重慶歷史背景和文化’為主題,具有四大顯著特點。”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重慶市學會名譽會長、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勇表示,本屆論壇的顯著特點包括:一是,一批著名學者參與研討,特別是一批知名學者撰寫了論文,如四川大學何一民教授、青年長江學者朱至剛教授等,使論壇的影響力有了新的提升。二是,論壇在做好扎實的學術研究的基礎上,更看重學術研究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在研究學術、回應社會、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上邁開了新步伐。三是,呈現了多學科研究成渝歷史背景和文化的態勢,涵蓋馬克思主義、黨史學、新聞學、影像史、考古學、民族學、金融學、規劃學、城市更新、旅游學、文物保護包括志愿服務等多學科、多領域,研究成果更豐富。四是,老中青三代學者同場研討,有老學者開拓引領,中年學者擔綱主力,一批年輕的學者成長起來,接續奮斗。
中國史學會城市史專業委員會會長、成都市歷史學會會長、四川大學城市史研究所所長何一民表示,成渝地區位居長江上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興起發展變遷,也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本次論壇圍繞成渝雙城歷史背景和文化傳承與創新、歷史背景和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歷史背景和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將為成渝地區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發展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思路。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節氣。有人會問,“霜降”的霜從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樣從天上降下來嗎?二十四節氣中,霜降與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氣溫下降帶來的變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區別?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研究員詹海剛團隊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研究員馮明等合作,首次從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渦旋在驅動海洋次表層熱浪/冷浪事件中的關鍵作用,并指出渦旋會放大全球變暖對次表層極端溫度的影響,加劇強熱浪/冷浪的發生。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
銀線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綠色能源輸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輸電量足夠一個家庭使用兩年……這就是神奇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隨著科幻氛圍日漸濃厚,我國科幻創作隊伍和讀者隊伍都在迅猛增長,科幻作家的創作熱情高漲,中國必將成為科幻文學創作的熱土。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規劃部署了我國在空間科學研究領域擬突破的五大科學主題和17個優先發展方向。
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了解到,由該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環保型壓縮空氣泡沫高效滅火技術工程化研發項目,近日通過安徽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工程化研發項目驗收。該技術通過優化泡沫生成與噴射系統,可應用于各類復雜火災場景中高效滅火,尤其對鋰電池滅火具有非常明顯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以下簡稱港城大)成功研發出新型器件結構,可大幅度的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和效率,并簡化生產工序、減少相關成本。研究顯示,團隊在改善二氧化錫層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轉化效率已超25%。
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我國首個暗能量射電探測實驗項目——天籟實驗陣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陣(SKA)大射電天文臺組織認證為SKA探路者項目,將為SKA提供新的科學探索機遇。
科研工作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更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科學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鑄牢科技支撐力,要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我國建成了由7.6萬余個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409個海島站、120個高空氣象觀測站、2架高空大型無人機、546部天氣雷達、9顆在軌風云氣象衛星等組成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
全球水經濟委員會17日發布的一項新報告說明,人類“有史以來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環的平衡。報告警告稱,全球近30億人口和一半以上糧食都位于干旱地區或水資源總量不穩定地區,若不采取行動,到2050年,水危機將使全球一半以上糧食生產面臨風險。
10月16日至19日,來自全國各地科研機構、高校和文博單位的近500名專家學者齊聚甘肅敦煌,在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上,探討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
走進陽高縣華聯設施農業科技示范中心,各種顏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態各異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開眼界。
進入新時代以來,廣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潛心科研攻關,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走向振興,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速度進行發展,林草領域的科學技術創新力度不斷加大。
新產品出售的收益占據營業收入比重為37.02%,比上年提高0.89個百分點,較2018年提高6.32個百分點,比非專利密集型產業高15.85個百分點。
王方定利用各種機會,不厭其煩地為年輕人作報告。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內,只要是與年輕人相關的學術會議、交流會以及座談會,王方定都一定參加。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142個路口,早高峰的紅綠燈時長與平峰時不同。算法賦予信號燈“大腦”,讓以往的“車看燈”變成“燈看車”。經測算,每個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大大的提升13秒。
為了更準確檢測出亞硝酸鹽的存在,日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固體所能源材料與器件制造研究部蔣長龍、楊亮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新方法,制備出了針對亞硝酸鹽的熒光可視化快檢技術,在實時同步可視化檢測亞硝酸鹽領域取得新進展。
10月8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人工智能”是這份名單背后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