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集中在西部和邊疆地區,擁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多樣性。我國民族地區縱跨多個緯度帶,各類地形兼備,自然景觀雄奇壯麗;數量眾多的少數民族,擁有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積淀深厚的文化淵源,異彩紛呈。二是無法替代性。如被譽為“童話世界”的九寨溝、 “人間瑤池”的黃龍、“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壁畫長廊”的敦煌英高窟等,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世界級的精、絕品資源。三是原始神秘性。由于受人為破壞較少,目前這些資源大都保留了未經人工雕飾的原始風貌,給人以強烈的新奇感。四是互補性。迥然不同的文化氛圍和自然景觀,與漢族地區的旅游資源形成了互補。
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最大的特點就是民族性,利用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差異吸引旅游者,是民族旅游開發的切入點。對于游客而言,他們的目光始終聚焦在通過民族差異尋求“真實感”,追尋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如藝術品、節慶、儀式、飲食、服飾、建筑,等等。正是游客的這種心理需求,使得民族地區日益關注并維護本民族的民間傳統文化。在云南省彌勒縣可邑村的“彝族文化生態旅游村”建設中,彝族村民就主動穿上已不多見的民族服裝,加入民族的集體活動,并自發地將本民族的民間傳統文化習俗進行整理、創新、傳承,成為了較成功的民族旅游“文化示范點”。
民族地區開展生態旅游是有條件的:一是擁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民族地區許多地方山清水秀,動植物種類豐富,是動植物的“基因庫”,旅游供給有保障。二是擁有巨大的客源市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態意識逐漸增強,“回歸自然”、“返樸歸真”成為人類釋放身心壓力的方式,市場需求旺盛。我國的自然資源保護區多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1982年,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神奇的地貌和優美的環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園風姿。目前,全國已建立不一樣、不一樣的層次的森林公園800余處,年吸引游客達五六千萬人次。
尊重自然是民族地區生態旅游的前提。旅游區一定要遵循適度、有序、分層次開發的原則,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生態環境的開發項目。要從生態角度嚴控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
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的功能是綜合性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涌現了一大批通過發展旅游實現人民脫貧致富和地區經濟社會加快速度進行發展的鄉村,如張家界、九寨溝、西雙版納、麗江、延吉和西北的很多地區。鄉村旅游除了讓少數民族農民直接得到經濟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觀念上的變化,進而帶來了社會的變化。
我國西部地區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擁有很長的陸地邊境線,具有發展邊境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自然資源品位等級高。如地貌旅游中,西部邊境地區有眾多海拔七八千米以上的雪山冰峰。位于中尼邊界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巴邊界上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等,都是世界上許多登山愛好者所青睞的地方;在水體旅游資源中,新疆、西藏的出境河流額爾齊斯河、伊犁河、雅魯藏布江等,水體清澈,風景秀麗,具備極高的觀賞和考察價值。二是人文資源民族色彩濃厚。西部邊境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各少數民族的節日慶典、飲食服務、文化娛樂、婚喪嫁聚、民居建筑、民風習俗,別有風韻;西部邊境地區還保存有許多古代民族活動的遺址、古墓葬、壁畫、石窟、寺院、佛塔等文化遺產,具備極高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
開展邊境旅游,有利于充分的發揮邊境地區的優勢,充分的發揮邊境少數民族的優勢,有利于邊境地區的和諧安寧。邊境旅游的開展,一方面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到邊境地區,加強了內地對邊境地區的了解和聯系,不僅有利于邊境地區人們觀念的轉變和更新,促進信息交流,更有助于開辟內地與邊境多方面的合作途徑。另一方面,跨境的邊境旅游活動,可以加強對相鄰國家的了解與聯系,創造貿易、經濟合作的機會。邊境民族地區發展了,人民安居樂業,國防才能鞏固,社會才能和諧。(張英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