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地區以其豐富的民俗文化和獨特的地理風貌吸引著眾多游客。民俗體育旅游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形式,不但可以豐富人們的旅游體驗,還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是以,探討浙西南民俗體育旅游發展機制和策略具備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浙西南地區擁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傳統,這為民俗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百年來,當地居民通過種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來表達情感、弘揚文化,這些活動既具有娛樂性質,又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如,傳統的踩高蹺項目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而聞名,不僅是一種身體鍛煉方式,也是一種文化交流方式。同時,浙西南地區還有許多節慶活動,如,傳統體育項目之一的龍舟賽。每年端午節,人們會劃著裝飾華麗的龍舟在江河湖泊上競渡,既展示了人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又賦予了這一活動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該地區民俗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全力發展民俗體育旅游不但可以讓游客親身參與這些活動,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隨著旅游業的持續不斷的發展,浙西南民俗體育旅游慢慢的變成了該地區旅游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當地居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這種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和各界力量的支持,通過舉辦各種民俗體育旅游節慶活動,提升了該地區的知名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此外,先進的交通設施和優質的旅游服務也為民俗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盡管如此,浙西南地區的民俗體育旅游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還有待提升,需要加強宣傳推廣工作,提高地區的美譽度與影響力。另一方面,一些民俗體育傳統項目在現代社會的轉型和創新上還存在欠缺,需要加強研發和保護工作。此外,人才的缺乏和服務水平的不足也是制約浙西南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的因素之一。是以,要實現浙西南地區民俗體育旅游的持續發展,還需構建合理的發展機制。
一是加強政府引導與協調。地方政府能夠最終靠出臺有關政策和法規,明確支持和發展民俗體育旅游的政策導向。政府還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和研討會,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對民俗體育旅游的認識和理解。在發展民俗體育旅游過程中,政府還可以與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合作,形成合力,一同推動地區的民俗體育旅游發展。二是完善民俗體育旅游產業鏈條。地方政府可以帶領企業加大對民俗體育旅游項目的投資,推動相關產業鏈的完善。例如,可以鼓勵企業在民俗體育旅游景點附近建設旅游設施和服務設施,提高旅游設施和服務的質量。同時,還可以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和專業素質。三是加強民俗體育旅游的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地方政府可以帶領企業和相關機構共同開展品牌建設工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民俗體育旅游品牌。能夠最終靠發布廣告、舉辦營銷活動、參展參會等方式,推動民俗體育旅游的宣傳推廣,提高地區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四是加強民俗體育旅游的合作與交流。能夠最終靠與別的地方或國家進行合作,開展民俗體育旅游項目的互訪與交流。通過與別的地方的交流,獲取更多的創新理念和經驗,為民俗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可以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浙西南地區民俗體育旅游的研究和論證,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學術支持。五是加強民俗體育旅游的保護與傳承。地方政府可以出臺有關政策和措施,保護和傳承浙西南地區豐富的民俗體育文化。例如,可以加強對傳統民俗體育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并承擔相關的保護和傳承責任。同時,能夠最終靠開展民俗體育文化的教育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民俗體育的認知和理解水平,增強對民俗體育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以上探討的機制,可以為浙西南地區民俗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政府的引導與協調、產業鏈條的完善、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合作與交流及保護與傳承等機制的落實,將有利于推動浙西南地區民俗體育旅游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在發展機制保障的基礎上,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以促進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要深化市場開發,豐富旅游服務產品和項目。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游客需求,開發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魅力的民俗體育旅游服務產品和項目。例如,可以創新民俗體育旅游節慶活動,推出特色民俗體育游覽線路等,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經濟效益。二是要加強人才教育培訓和服務水平提升。人才是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的重要保證。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升服務水平和專業素質。同時,可以引進專業人才和技術上的支持,提升浙西南民俗體育旅游的整體水平。三是要通過數字化推廣和智能化服務,不斷的提高和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感,滿足多種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積極發揮網絡站點平臺和社會化媒體的作用,通過合理科學使用,幫助浙西南地區擴大旅游宣傳范圍,提升地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總之,浙西南地區豐富的民俗體育資源為地區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民俗體育旅游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展現出廣闊的前景。這里獨特的地理環境、悠久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及豐富多樣的民俗體育活動,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游體驗,龍舟賽、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及各種節慶活動將吸引更加多的游客到訪。同時,這些活動也成為當地居民強身健體、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未來,隨著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政策的持續推動,浙西南地區的民俗體育旅游將進一步壯大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占葉俊,博士,副教授,麗水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為體育休閑、運動醫學、體教教學與體質健康促進。)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賦能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行動”研究成果。
4月2日,隨著57652次檢測車從南充北站5道緩緩駛出,標志著新建漢中至巴中至南充鐵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稱巴南高鐵)啟動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為全線早日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見浪漫孝感”春賞花活動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莊園景區啟動。金卉莊園花團錦簇,五彩斑斕花卉競相綻放。人們穿梭在花海之間,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的2024秋冬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北京開幕。
3月17日,原創獨立設計師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時裝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境內的博斯騰湖出現推冰景觀。
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馬街鎮鉆天坡,盛開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陽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園春景圖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廬陵文化生態園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市民徜徉其間,盡享生態之樂。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新街鎮黃草嶺村附近,游客在冬櫻花與梯田邊游覽。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縣第十九屆冰雪文化旅游節采冰儀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庫進行。儀式主要展示了頭冰的開采上岸過程。開幕式上還舉行迎風旗、祈福詞、喝出征酒等儀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來降雪,古城內外銀裝素裹,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美如畫卷。
2023年11月28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層林盡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產于巴西,現主要分布在中國、秘魯、阿根廷、日本、贊比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現,三峽庫區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沿江公路G348國道的絕壁巖體上,工人們正在鋪設防護網,以防止巖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站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站臺積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肅敦煌,首趟敦煌號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裝載1000噸石棉駛出,經天津港通過鐵海聯運發往泰國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蘇省如皋市龍游河生態公園,色彩斑斕的樹木與一河碧水相應成趣。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歷市鎮,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矗立在延綿群山上,與藍天白云、綠樹青山相輝映,極目遠望、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