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博樂市小營盤鎮烏圖布拉格村,李子、海棠、蘋果綴滿枝頭,與紅墻黛瓦相映成景。這幅村莊美景,離不開全村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的盡力斗爭,離不開村黨支部書記劉海富、黨員和村干部們“心系一方人、智往一處謀”的艱苦支付。
6年來,劉海富急鄉民所急、想鄉民所想。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房前屋后,都有他與鄉民一同斗爭的身影。
“暑假到了,村里的沉砂池周圍這兩天都安上了圍欄,豎上了警示標語牌。”7月8日,鄉民米吉提·阿布都熱依木開心腸慨嘆著,夸獎村干部們作業仔細。
本來,為處理農田灌溉用水,村里進行河水引流,在進水口下流設置了沉砂池。近來,有孩子在池邊玩水,得知這樣的一種狀況,劉海富馬上安排村干部向全村宣布警示,并催促工人安好防護欄。
鄉民富不富,要害看支部。有著13年村干部經歷的劉海富深知,只要抓好農村基層黨安排建造,才干發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所以,他先采納分類法,把每個鄉民的長處悉數摸排一遍,再把村子里38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分紅小組,從抓學習、強知道、帶隊伍下手,把全村大眾的思維凝集起來。
“我常常給他們說‘村看村,戶看戶,大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想抓班子帶隊伍,光靠開會和喊標語不可,給村干部們定崗領使命,激起黨員和致富帶頭人的引領效果很要害。”劉海富說,他給村干部、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全都定了詳細方針,用“定崗訓練、動態調整、備用結合”的方法培育村級后備力量。
村子想變強,工業要跟上。為整合資源,帶動鄉民致富,劉海富探究出“四化”行動,即土地利益最大化、飼養規劃會集化、營收多樣化、務工安排有序化。并對接企業,對村里的土地整合流通,然后爭奪項目資金,在村里建成占地80畝的“千頭牛”托養基地,對牛會集飼養、統一辦理。一同,他對接畜牧專家,改進牛羊種類,進步飼養技能和牛羊繁育率。
“3年前,咱們仍是散戶飼養,現在,家畜會集喂食,便利辦理又節約人工和飼料本錢。”飼養大戶王成說,他們采納了大戶帶小戶的方法,進步畜牧飼養的數量和質量。
與此一同,劉海富活躍招商引資,把玉米、糕點等加工公司引到本村,建起占地5000平方米的冷庫1座,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法,展開蔬菜和鮮食玉米冷藏加工,并引導鄉民栽培蔬菜和葡萄,展開村莊旅行等項目,帶動鄉民增收。
“從前,咱們冬季沒活干。現在,可以精確的經過自己的愛好到鄰近廠里打工,作業家庭兩不誤。”鄉民阿布力米提·吾守爾說,他家的土地承攬出去今后,夫妻二人去廠里干活,每年能賺十幾萬元。
在村委會鄰近做燒烤生意的艾那提·買買提依明說,村里有針對商戶們3年免房租的好方針,加上路途擴建等優勢,這兩年,村里開飯店和小商鋪的人慢慢地多,鄉民的口袋興起來了。
“只要村莊變美了,才干興工業富大眾。”這是劉海富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建造美麗村莊,他量體裁衣打造了五張圖景:第一張圖景,村子里6348畝高標準農田完成多元化栽培,幫農戶完成土地利益最大化;第二張圖景,1.78萬頭(只)家畜悉數會集化飼養,幫飼養戶完成增產增收;第三張圖景,展開院子經濟建造,村里254個院子內,悉數栽培蔬菜和果樹;第四張圖景,村里近30余畝公共區域擱置地,栽培花卉與果蔬扮靚村子環境;第五張圖景,騰出村委會擱置工作區域及宿舍、鄰近剩余空位和空房,打造商超和村文明大院,幫鄉民完成增收。
“劉書記待人和順,只要是咱們反映的事,不論巨細,他都很上心。”68歲的吐庫達洪·色列說,村里有5個“鄉民說事點”,不論誰遇到大事小事,習氣找老黨員、老干部等人尋求協助。
村干部和黨員除了每月安排一次座談會、一次聯誼會、一次打掃衛生、處理一次困難訴求,還展開“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先進典型評選,營建“講文明、樹新風、美環境”的稠密氣氛。
“村干部每月會自動為鄉民辦兩件實事,這個習氣現已堅持了兩三年。鄉民之間互相協助,也現已蔚成風氣。”村干部哈力旦說。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村子變美鄉民變富,離不開每位鄉民和村干部的共同盡力,只要擰成一股繩,才干在年代的浪潮中蹚出新路子。”劉海富說,村莊不只要塑形,更要鑄魂,他會持續帶領鄉民一同富口袋、富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