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建設的持續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精細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揮文藝生態和產業經濟的協同效應,推動文化傳承創新邁向新的高度。
文藝創作和文化傳承往往與經濟發展緊密關聯。例如,假如沒有元明清時期市民社會的繁榮,我們特別難看到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一批文學經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們有能力且更自覺地去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文化。借助現代傳媒的力量,詩詞雅韻已融入中國人的時尚生活。慢慢的變多的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藝術作品涌現出來,如文字、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文化產業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在中國,文化產業作為戰略性的支柱產業,對經濟高水平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文藝經典不斷被重新品牌化和產權化。各類改編和再創作的作品層出不窮,如電視劇、電影、動漫、游戲等。數以億計的用戶既是文化傳承和藝術創作的主人公,他們的作用在新技術的條件下慢慢的變重要。利用互聯網短視頻等形式,如親情孝道、田園風光、中華美食、文房四寶等內容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該在保障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文化和經濟間的協同效應,充分的利用市場機制激發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面向國內外市場,建立一個有利于文化傳承創新的長效機制。
通過挖掘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將市場效能轉化為文化傳承創新的驅動力。近年來,市場機制在激發文化創作的活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一些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在經過創新轉型后煥發出新的生機,贏得了人們的青睞。例如,《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文化節目+戲劇+影視化”的形式講述了典籍的成書、核心思想和流傳過程中的精彩故事,使典籍的文字“活”了起來,展現了典籍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好評。另一個例子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它在傳統的神話及其改編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基礎之上,運用了當代電影的敘事手法和技術,成功地傳達了成長的親情主題,獲得了超過40億元的票房收入,為民間傳統文化題材的開發開辟了廣闊的未來市場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