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深化,歷史背景和文化與現代文明深度融入旅游活動之中,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的過程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旅游在增強文化自信過程中的獨特作用日趨彰顯。當前,旅游業發展任舊存在內涵不足、特色不夠和體驗感不強等問題,整體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良歷史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尤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交鋒與碰撞日趨頻繁的今天,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和對自身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創新。旅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生產和體驗活動,不僅是人們探索世界、感知不同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增強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的重要途徑。特別是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深化,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深度融入旅游活動之中,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的過程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旅游在增強文化自信過程中的獨特作用日趨彰顯。
首先,旅游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沒有傳承,文化自信就沒有底蘊;沒有創新,文化發展就失去了生命力。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其博大精深的優良歷史傳統文化,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旅游通過發揮其規模巨大、貼近大眾、融入生活等優勢,將文化資源轉化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旅游產品,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其次,旅游增進文化認知與認同。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對特定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旅游通過打造景點、景區和主題線路等載體,開展觀覽、講解、體驗、研學等活動,讓人們走進現場、融入情境,具身感受文化的魅力,這有利于加深人們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其對文化的自豪與禮敬。例如,當人們攀登長城、游覽大運河、行走在北京中軸線之時,文化自豪感與自信心便油然而生。
最后,旅游推進文化交流與傳播。文化自信基于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主體意識,而這就需要在文化交流互鑒中不斷強化。旅游本質上是一種異地性與陌生化的文化體驗,是感知文化差異、推動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自覺的重要方式。同時,旅游也是展示和傳播文化的窗口。例如,今年以來,“City不city”和“China Travel”等成為國際旅游的熱搜詞條,有效地傳播了中國發展成就和中華文化,從另一個角度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融合日趨深化,發展成效十分顯著。非遺旅游、研學旅游、博物館旅游等項目備受追捧,文化遺產地、傳統歷史文化街區、國家文化公園等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熱門選擇。然而,從增強文化自信的視角來考量,當前,旅游業發展仍然存在內涵不足、特色不夠和體驗感不強等問題,整體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一是提升旅游業發展的站位高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旅游不僅是促進經濟、服務民生的幸福產業,也是推動文化繁榮、增強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力量。廣大旅游從業者需要增強文化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文化素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做好優質文旅產品的“推介官”和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例如,西安“95后”導游“芥末”以熱愛為動力,自學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兵馬俑等歷史文化生動地傳遞給游客,讓人們在游覽中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傳承背后的國家力量。
二是增加旅游產品的內涵深度。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民間傳統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遺產中蘊含的豐富知識、精神意蘊和深刻內涵,并結合時代價值和旅游發展規律,將偉大的精神、獨特的意蘊、精湛的技藝等融入旅游產品設計、場景營造和游覽講解之中,不僅要讓人們眼中有驚奇,還要心中有觸動、思想有升華,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文化自信。例如,剛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北京中軸線,以“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為主題,深化內涵挖掘和闡釋,深刻展示和體現了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理論及“中”“和”哲學思想。做好北京中軸線旅游化利用,可以讓廣大國內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三是增強旅游體驗的創新亮度。現代科技通過營造新奇體驗,極大地激發了游客的參與熱情和文化感知深度。旅游業要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利用大數據、AR/VR、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旅游業服務升級和體驗優化,讓“虛”的文化更真實可感,更具體驗性、互動性和沉浸性,為增強文化自信注入科技和創新的活力。例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打造的“華彩萬象——石窟藝術沉浸體驗”讓精絕的石窟藝術得到全新演繹,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策劃的“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區”已成為館內人氣最旺的打卡點。
四是加快文旅領域的改革進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高度強調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就文旅領域而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實現文化和旅游政策與市場需求相協調、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應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立足點和落腳點,協同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力量,共同激發文旅改革動力,推動文旅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下一步,應該加快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旅游服務質量與監管、資源要素配置、區域協同合作、行政審批備案等制度,凝聚和整合更廣泛的資源與力量,充分發揮旅游在增強文化自信中的獨特作用,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深化,歷史背景和文化與現代文明深度融入旅游活動之中,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的過程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旅游在增強文化自信過程中的獨特作用日趨彰顯。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和對自身優良歷史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創新。做好北京中軸線旅游化利用,可以讓廣大國內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內涵。